我科学家借陨石揭秘月球“婴儿期”
- 光明日报
- 2025-08-09 17:30:20
据大碰撞假说,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“忒伊亚”猛烈撞击了年轻的地球,巨大的冲击将大量物质抛向太空,最终凝聚形成了月球。这场撞击释放的能量如此巨大,以至于刚刚诞生的月球几乎完全被熔融的岩浆覆盖,形成了深达上千公里的“岩浆海洋”。后来慢慢冷却,形成了今天的月壳和月幔。但这场“岩浆海洋”究竟何时开始,又何时结束?
对这块名为NWA 14729的月球陨石的研究有了新发现。王水炯介绍:“这是一块来自月球高地的镁质岩套陨石,含有特殊的含锆矿物(如锆石、斜锆石等),它们就像‘时间胶囊’,记录了月球早期的化学信息。”
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离子探针技术(SIMS),测量了这些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,最终计算出它们的年龄——约44.06亿年,误差仅有±3.2百万年,是目前最精确的月球早期年龄数据之一。
更关键的是,这些矿物显示出一种“高初始铅”(HIP)的特征,也就是岩石形成之初就具有了非常高的放射成因铅,表明它来源于一个更古老、铀含量极高的岩浆源区,经历较长时间演化才能积累如此多的放射成因铅。通过计算机模拟,研究团队推断:月球“岩浆海洋”可能在45亿年前就已形成,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,即使考虑极端条件,其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亿年。
该发现对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提出了挑战。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,月球在约43.5亿年前才完全凝固。但这项新研究提出,43.5亿年可能并非“岩浆海洋”的终结时间,而是月球后来经历的其他重大热事件(如大规模陨石撞击或月幔熔融)的记录。
李秋立表示:“这一发现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月球早期演化模型,也将修正年轻月海玄武岩中的铅演化模型。”
关键词:
- 我科学家借陨石揭秘月球“婴儿期”2025-08-09
-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2025-08-09
- 上半年福建省氧化铝出口值位居全国第二2025-08-09
- 首项医疗保障领域国家标准发布|观察2025-08-09
- 注意!清远这些区域正在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2025-08-09
- 每日头条!原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两名销售人2025-08-09
- 新华鲜报|科学之光闪亮!2025未来科学大奖2025-08-09
- 智能制造装备亮眼表现因何来2025-08-09
- 破解未成年人上网的新难题2025-08-09
- 在这家AI体验馆看见未来养老“科技范”2025-08-09
- 七部门: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25-08-09
- 遏制健康领域“伪科普”生存空间2025-08-09
- 北京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来了!记者实探“色2025-08-09
- 当前热讯:注意防护!未来一周,广东这些地2025-08-09
- 要闻速递:何以中国|人民网评:津门非遗 2025-08-09
- 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刷屏福州朋友圈2025-08-09
- 高温全勤!数据告诉你今年中伏有多热 末伏2025-08-09
- 泰国一列车脱轨,造成多人受伤 焦点消息2025-08-09
- 末伏养生 过好这三关秋冬少生病!2025-08-09
- 每日看点!何以中国 | 聆听“和合共生”的2025-08-09
- 协同发力应对暴雨洪涝灾害 广东保险业估损2025-08-09
- 晶采观察丨暑期档持续升温 “电影+”激2025-08-09
- 供需批录取结束!福州发布中招13号简报2025-08-09
- U20女足亚洲杯预选赛:中国队胜柬埔寨队获2025-08-09
- 福建省36所民办高校年检结论公布! 新视野2025-08-09
- 何以中国|这一津味“顶流”,藏着天津千年2025-08-09
- 浓烟中临产孕妇被堵 民警护航开辟生命通道2025-08-08
- 今年前7个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3亿2025-08-08
- 强降雨过后,如何防蚊灭蚊?|安全贴心话|2025-08-08
- 福建公布首批19个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2025-08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