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“千里背母上大学”的他,缘何扎根山区教育十余载?
- 中国新闻网
- 2025-06-19 14:46:59
一番话,使人回想起10多年前那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年轻人。
6月18日,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“新征程上的奋斗者”中外记者见面会,请优秀教师代表围绕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”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。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
刘秀祥儿时,父亲因病离世,母亲遭受打击患上精神疾病,哥哥姐姐陆续离家,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。2008年,刘秀祥如愿考上位于山东的大学,带着母亲从贵州北上求学。
大学毕业后,刘秀祥曾留在山东工作。一通来自家乡的电话改变了他的选择。
“有一个(我)曾经在老家资助的妹妹不读书了,无论我怎样劝说都没有用。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,于是我决定回到家乡从事教育,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。”刘秀祥忆起这段心路历程。
如今作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,刘秀祥在日常教学之外发起“助学走乡村”公益助学行动,利用周末和假期助学、劝学。十余年间,他成功帮助1800多位学生重返校园。
刘秀祥介绍,他近年创建的“刘秀祥名师劳模工作室”聚焦公益助学、公益讲座、教师研修学习和学生德育教育,在望谟县的5所学校设立学生社会助学金,截至目前资助贫困孩子超过1万人。
“我始终坚信,我们的样子,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。无论孩子出生在哪里,在怎样的环境或是怎样的家庭,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。”他说。
当被问及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投身教育事业是否有过犹豫时,刘秀祥给出的答案是“从来没有”。
“我觉得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,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大山。”他说,人不能忘了来时的路。
扎根山区教育十余载,刘秀祥欣喜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。更让他高兴的是,这些年培养的很多孩子大学毕业之后也选择反哺故土,一起建设和发展家乡。
谈及对“教育家精神”的理解,刘秀祥认为,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其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未来。“未来的中国,就在今天的课堂里。”
为勉励学生,刘秀祥常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历,并带他们看看自己过去居住的老房子。他告诉记者们,孩子们看到之后会感叹说,“祥哥在这样的环境都能走出来,我也一定能。”
“我愿意做一盏灯,去照亮山里娃的未来,守住每一个孩子的梦,成就他们美好的未来。”刘秀祥说。
关键词:
- 曾“千里背母上大学”的他,缘何扎根山区教2025-06-19
- 财经聚焦丨一些地区取消“国补”?不存在的2025-06-19
- 请牢记!公安机关发布20个防诈关键词2025-06-19
- 印度空难已确认210名遇难者身份2025-06-19
- 妮兰卡,优秀不止一面2025-06-19
- 生修堂中医院看肾病费用2025-06-17
- 2025 苏见信「尽兴而活」巡回演唱会广州站2025-06-16
- 全棉时代携手好物代言人丁禹兮,共探舒适环2025-06-15
- 微众银行举办“6.14信用记录关爱日”征信专2025-06-13
- 3000多个品牌参展,2025第三届海南国际热2025-06-12
- 万商聚势羊城论道,供需双端热力共振 | 22025-06-12
- “全球电动两轮车领先品牌”爱玛即将重磅亮2025-06-12
- 618价格战升级 京东超市采销直播叫板口红2025-06-11
- 全球环保精英齐聚,赋能“双碳”新引擎!202025-06-11
- 教育部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 促进人才供需精2025-06-10
- 福建南安发生疑似燃气管道破裂爆燃 致2死5伤2025-06-10
- 何以中国·行走海南|“洋主播”雨林探秘:2025-06-10
- 武汉天河机场海关查获全新境外电话卡19盒2025-06-10
- 中央气象台:南方地区降雨面广点强 东北地2025-06-10
- 何以中国·行走海南|看山见海,纵身入山海2025-06-10
- 人这一辈子,一定要去一趟合肥!2025-06-10
- 江南东北部华南沿海等地有较强降雨 东北地2025-06-10
- 今年第1号台风要来了!预警一键开启2025-06-10
- 高考生收到“作弊记0分”短信,多地发布提2025-06-10
- 儿童玩具,护好童心保安全2025-06-10
- 商品虚假宣传为何难退赔?2025-06-10
- 高温“烤”验又来,这些方面值得关注2025-06-10
- 2025高考今将全部结束,多地部署阅卷工作2025-06-10
-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:探寻蕴藏在麦作历史中的2025-06-10
- 浙江观察:新时代,如何做好档案工作?2025-06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