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4%,工业生产增势良好
- 经济日报
- 2025-07-25 09:36:45
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韧性,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.7%,基本保持稳定。
今年以来,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,企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,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,呈现出“向稳、向新、向优”的特点。
结构更优韧性更强
上半年,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显现,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。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认为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,我国工业经济顶住压力,呈现“工业稳”“结构优”“韧性强”三大特点。
看增速,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较上年同期加快0.4个百分点;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2%,高于GDP增速0.9个百分点,全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.3%,较去年全年提高了1.6个百分点,工业经济“压舱石”作用凸显。
看结构,上半年,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取得新进展,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;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.5%、10.2%,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。
看韧性,上半年,面对美国“关税战”的严重干扰,我国企业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仍实现了4.2%的增长。据海关统计,上半年出口总额达13万亿元,同比增长7.2%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,今年以来,我国深入落实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政策措施,协同各地在政策支持、项目落地、供需对接、助企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,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基础强、韧性强、创新活跃的优势,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。
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表示,下半年,要在稳增长、稳外贸的基础上,面向市场新需求,加大高端装备等工业产品创新力度,深化工业高端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等领域重大项目投资和建设,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和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提升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运作效率,促进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双提升。
数字化转型加速跑
上半年,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。工信部新确定了26个试点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,新支持35个试点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。在电子信息、电力装备、轻工、石化化工、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建材等行业,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。
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势强劲。赵刚介绍,上半年,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9%,智能设备制造、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,增速分别为14.9%、11.7%。
“随着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我国工业体系加速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迈进。”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齐光鹏说,浪潮以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,深度聚焦钢铁、化工、能源等关键行业,打造200余项平台解决方案,活跃企业用户数达29万余家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,将以应用落地为导向,遴选推广一批示范作用强、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,精准破解企业转型痛点难点堵点。以优化生态为导向,培育一批高水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,推动企业向“产品+服务”转变,提升集群数字化发展水平。以标准引领为导向,加快一批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消费高质量标准供给,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,推动更多中国标准引领全球产业发展。
降碳扩绿协同增效
2300立方米雨水调蓄池如“巨胃”般悄然吞吐雨水,年省净水21600吨……只要工厂运转,园区便会“被动”降碳,仅依靠工厂的建筑设计,年减碳就可超过700吨。这是全国首座“零碳原生”智造工厂联想天津零碳工厂的绿色日常。
上半年,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,绿色发展新动能持续培育。目前,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%,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。
绿色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,绿色低碳产品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。赵刚介绍,上半年,“新三样”产品快速增长,新能源汽车、汽车用锂离子电池、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.2%、53.3%、18.2%。
绿色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传统产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。前不久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强调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,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,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,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、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,将把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作为首要任务,聚焦钢铁、有色金属、石化化工、建材4个重点行业,从原料、用能、工艺、产品4个方面发力,推动传统产业“扩绿增效”。
具体而言,在扩大绿色原料使用方面,重点提高废钢铁、废铜、废铝等再生资源在原料中的比重,力争到2027年,将比重分别提高到22%、30%、25%;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方面,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、合成氨、合成甲醇、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,加快实现规模化突破;在扩大绿色工艺应用方面,重点加快传统产业具有革新性工艺的攻关,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瓶颈制约;在扩大绿色产品供给方面,重点为经济社会各领域提供绿色低碳效果明显的新材料、新产品。
关键词:
- 国家航天局:加强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2025-07-25
- 新华社消息|科创板“硬科技”迎来“井喷期2025-07-25
- 新研究:用大量智能手机可以构建地震监测网2025-07-25
- 第七批新职业聚焦三个“新”2025-07-25
- 科创板,助资源向“硬科技”集聚2025-07-25
- 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科技助残成果加速涌现2025-07-25
- 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发布2025-07-25
- 发展“机器人+”守护大国粮仓2025-07-25
- 人工智能解锁出游新体验2025-07-25
- 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集中示范2025-07-25
-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2025-07-25
- OpenAI发布全新智能体产品 据称仅需指令就2025-07-25
- 6.4%,工业生产增势良好2025-07-25
- 超级充电桩真能缓解“充电焦虑”吗2025-07-25
- 智能体,让产与教“零距离”对接2025-07-25
- 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2025-07-25
- 我科学家实现高效体细胞克隆2025-07-25
- 把好驾驶自动化的伦理“方向盘”2025-07-25
- 科学与健康|以光为“尺”探索物质微观结构2025-07-25
- 上半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同比增长16.4%2025-07-25
- 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——数字经济2025-07-25
- 上半年我国实施汽车召回超528万辆2025-07-25
-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实施 四部门部署提升2025-07-25
- 低空经济升维:从技术突破到生态繁荣2025-07-25
- “新舟”60民用搜救机完成首飞2025-07-25
- 全国超12亿人可刷码刷脸进行医保结算2025-07-25
- 近200名垂钓爱好者竞技呼玛尽览界江美景2025-07-24
- 今年第9号台风“罗莎”生成 未来对我国近2025-07-24
- 湖南怀化无物业老小区“自管钥匙”蝶变幸福2025-07-24
- 国门高铁站凭祥东站站房建设完成 预计今年2025-07-24